高端财经网 > 要闻 > 正文

陆金所计葵生:中国P2P仅有两家风控已通过考验

2017-09-05 22:43:11  阅读:493 来源:新浪财经作者:赵柯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

  时下最热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陆金所可算最夺目的珍珠。近期首轮融资中,摩根士丹利等战略投资者给出高达100亿美元的估值,而这距其成立不到五年。

  但这股浪潮,也遮住了裸泳者。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直言不讳,中国P2P行业只有两家公司风控已通过考验,“一个比较强大的风控模型,至少需要5万笔贷款验证,而中国第三大P2P公司也只有3万”。

  P2P跑路潮源于期限错配的商业模式,唯一能证明一个P2P公司做得好不好的就是平台历史……计葵生和新浪财经的数小时聊天,不止剖析行业现状,也坦言陆金所的未来:将实施“去平安化”、年内调整完普惠金融。

  谈及暂时不上市,一方面“因为我们不缺钱”,另一方面,计葵生也要等待国家监管政策明朗化。

  P2P跑路潮跟期限错配有关

  许旻:陆金所是P2P行业龙头,想问一下您心目中陆金所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或者哪些方面是弱项?

  计葵生:我真是觉得我们的P2P到今天可能还是风控做得最好,安全性还是做得最高,流动性也是提高的比较不错。另外,最近一年,整个投资人已经有一半从PC端已经移到移动端。

  谈到未来要加强的地方:一方面,你要让客户体验更简单,比如希望客户开户的时候要把他的银行卡绑定等等这些过程要简单一点,可是同时要保持这个安全性;第二个,你要把担保去掉,可能还需要让投资人看到他要投什么,可以接受怎么样的回报、怎么样风险的关系。

  许旻:您也提到了风险上有业务模式、欺诈和流动性上的风险,陆金所在这块是怎么做的?因为之前有人曾经说过陆金所在信息透明上做得还不够。

  计葵生:我们在P2P方面的坏账大概有50%都是来自欺诈,所以到今天我们选择贷款人的时候,他还是要到我们的门店,我们要确保他的真实性,确保这个贷款人的还款能力,确保他签合同的资料很清晰。

  未来我们会慢慢的让投资人看到更多贷款人的资料,这个其实是跟去担保是一回事,因为有担保的话,对投资人而言,这背后是谁不是那么的重要。可是未来去担保,资料透明度会提升。

  另一方面,陆金所的P2P的贷款的期限是从六个月到三年,期限都比较长。因为我们觉得要做好这个业务,你要给贷款端的客户一个每个月慢慢还款的机会。可是很多互联网的平台P2P产品,它投资的期限都是很短的,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有那么短期的贷款吗?这个符合微型企业的需求吗?符合个人的需求吗?很多P2P商业模式的有些问题是这样子来的,贷款其实一样是两年,可是他投资产品都是两个月、两个月去卖,如果没有新的投资人进来接这个人的投资,他的现金流会断掉。

  所以你看到很多P2P跑路这个问题,其实跟他的商业模式有关系,他是做期限错配。陆金所绝对不做期限错配,也绝对没有什么资金池的概念在里面。我们是先一对一,让每个人投资人接到借款方,如果投资人需要变现,他可以把他原投资的合同再放在平台转让出来,所以是用一个二级市场解决投资人对他的流动性的要求。

  这次的监管规定出来之后,我相信这些期限错配、资金池的P2P公司绝对是会停止的。这样其实也会降低很多P2P公司商业模式问题的一些风险。

  中国P2P只有两家风控已通过考验

  许旻:您之前说过大概陆金所的坏账率是控制在5%到6%,在这个模型中,这个分子和分母您是怎么取用的呢?

  计葵生:陆金所到现在发行的P2P贷款有2种P2P产品,第一个是无抵押的,客户全靠信用来借一笔钱,这个去年我们做的量大概是90亿元,这个商品去年经过第三方的担保公司担保,它的坏账大概是4个亿。所以坏账4亿是分子,发的量90亿是分母,整个坏账率是4点多。

  可是很多贷款是刚刚发出来的,它的坏账可能要6个月、12个月、18个月之后才会出现,长期来看,我们无抵押这个产品的坏账率大概是5%到6%,到今天我们还没到5%到6%,可是趋势大概是这样一个水平。

  我们P2P的第二个产品是有抵押的,这个有抵押的产品是客户借了钱,背后是把他的第二套房子做抵押,安全性更高。这个产品去年发的量是50亿,它的坏账是0。因为这两个P2P产品借款方都是个人或者微型企业,投资方都是个人,加起来我们的坏账率大概是3%,也就是把4亿当分子,140亿分母来算。

  许旻:现在关于坏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大部分的P2P平台坏账率在10%以上,另一种宣称说,自己的坏账率可能还低于银行,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

  计葵生:低于银行是不可能的。比如美国,美国的征信体系是很完备的,且已经有40年的历史,美国最好的信用卡公司也是一个无抵押的商品,每一年的坏账率是3%到4%,有一些其他的在美国没有做得那么好,或者他选的客户群是经济状况比较差一点的,它的坏账率每一年有6%到7%,也属正常。

  中国的P2P服务的对象,很多都是到银行申请不了贷款的,所以客户的状况还是比较差的。所以我觉得P2P就谈无抵押这一块,你风险管理做得很好,大概就是6到7%的坏账。平安系在消费金融业有很多年累积的经验,也差不多是5到6%,这还是风控做得很好、很严格的情况。

  为什么好多P2P公司它的坏账率可能是10%、15%,甚至20%都有?其实P2P核心是风控模型,一个风控模型它好不好就是要看两个事情:第一个,要看它有多少笔贷款,然后它经营多少时间。陆金所过去的这两三年做P2P,我们做的贷款笔数20万笔,我们做的时间已经两三年,所以我们有很大的数据库、很多客户的行为,可以去判断我们原来设计的这个模型,它的正确度高不高。

  中国第二大的P2P公司贷款笔数大概是在6万;第三大的,它大概是在3万;再看第四大,它整体的贷款笔数大概是1万5。你真的要做一个比较强大的风控模型,按我自己的判断,至少需要5万笔贷款,没到之前其实整体的这个模型还没有被验证过。

  如果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我进去看这个平台,它给我的回报比较高比如15%的利息,而且它的期限特别短,这个可能有期限错配的问题在里面,所以你面对的不是一个信用风险,而是流动性风险,这个风险可能比较大。

  一定要看平台历史,因为唯一的一件事情能够证明一个P2P公司做得好不好,就是历史上它的规模做得多大,它的时间做得多长,这个平台上的投资人多大的回报、安全性如何。

  过半交易量去担保如何实现

  许旻:陆金所现在在尝试去担保化,目前遇到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实现之后对整个业务的影响大概有多大?

  计葵生:其实现在在我们陆金所大平台上,有很多的产品已经是没有担保的。陆金所有一个特色,也是跟陆金所最大的股东平安有关,因为我们吸引的投资人,大部分都是社会上中高端的人群,平均在陆金所投的金额大概是20万。所以这个客户群完全有可能会另外投50万、70万到银行理财产品,到信托,到我们平台的客户他的专业度、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很多也会去看这个产品的来源,来自哪里,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所以我们并不是做“屌丝”的市场,其实我自己觉得,P2P本身它是风险比较高的一个产品,可是很多的这些比较高的风险可能是卖给社会上收入比较低的这个客户群。其实如果你到我们的平台上,你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产品它的门槛是不同的,我们有200块的门槛最低,我们有1000块、5000块,一直到最低门槛30万、50万、100万都有,我们对不同的门槛我们提供不同的产品,它有没有担保,它有没有第三方的征信,它有没有第三方的信用保险,各类都有的。所以我们是希望慢慢的让客户自己选最适合他的一些产品。

  许旻:未来去担保P2P陆金所会怎么做?

  计葵生:现在你看我们一般的无抵押P2P的产品年化回报就是8点多,未来去担保我们会慢慢让这个回报提升,可是他自己要直接承担这个风险。如果原来一笔贷款金额是100块,我们会把它分成100个1块钱,如果投资人同时也是投100块的话,我们会让他的100块投到100个不同的人,这样子的话你是维持了一个概率。其实我们今天做无抵押P2P,担保公司他也是对应着这些大概率来做担保,未来我们会有这样的一个拆分,这不是期限错配,拆分的结果是,投资人他投的风险是分散的,他的回报会变高,可是他会面对这个风险。

  未来趋势是,他可能拿到未来的回报是13%,可是那个风险代价概率是5%,所以他整体的回报还是8%,这个是会把担保去掉,让投资人直接面对这个风险,可就投资人的利益来讲其实没变,多了用这些科技、数据的优势,把P2P模式从有担保变成无担保。

  许旻: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过程?比如第一天陆金所就把每一笔拆的很细然后给投资人卖。

  计葵生:因为你的模型第一天没被验证过,现在陆金所有3年的历史,有20万笔贷款,我们要做这样子一个评级、这样子一个拆分、这样子一个透明度,对数据我们今天有累计到位,可以做转型。

  许旻:您刚刚提到已经有一些产品去担保化了,比例是多少?

  计葵生:如果你是看我们每一个月的交易数量,每个月有它的不同,可是比例已经是1/3到一半,这个比例已经是挺高的。

  我们今年也有一个趋势,就是慢慢所有产品去担保化,去担保化的过程我们会让投资人看到更多的信息。因为这个市场规模做得越来越大,我们百分之百担保的模式,是一个比较重资本的模式。我们会慢慢改变,可是过程里面我们还是会用各种方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是一个平衡点。

  陆金所将“去平安化” 产品占比降为1/3

  许旻:原来在陆金所的客户中67%是来自于平安集团,然后现在您说15%左右的客户来自于平安集团,那这个变化对于陆金所来说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计葵生:其实陆金所的全名里面是没有平安的,当然平安是我们最大的股东,给我们很大的支持,可是我们的目的是做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除了和平安合作,也是可以跟多方面的金融机构有合作的关系。我们的平台永远是有两端,一个是提供资产或者提供产品,这是第一端,第二端就是投资人。

  到今天陆金所投资端投资人来自平安的可能不到15%,其他85%都是来自市场,因为我们是线上经营,所以客户可能各个城市、各个地方都有的,这个完全就是面对市场的。在产品端,可能到今天平安提供的产品可能占接近一半,我估计到年底这个比例可能会降到差不多到1/3。因为我们现在转型也是强调开放平台的一个模式,所以我们现在更多的跟外面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开始有合作。

  我们一开始可能比较相信陆金所,是因为原来是平安的客户,现在我们经营这两三年的时间,没有一个投资人到今天亏一块钱,百分百是OK的,我觉得信任度跟品牌自己也已经起来。

  许旻:到目前为止15%不到的这样一个比例中,平安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比如是否还提供了一些资本、人才的支持?

  计葵生:陆金所跟平安的关系有两种说法可以描述,其实平安本身它是一个综合金融的策略,它自己也在多方面用互联网的一些新技术来提供客户服务。它用互联网理念的背后,马总(注:马明哲)有一个说法,说我们原来平安就是养牛、卖牛奶,现在我们希望在很多地方可以做牛奶市场,不一定要自己养牛。陆金所其实是就是牛奶市场的理念,至少在投资端纯线上来提供客户服务,也是提供一个市场的环境,有多方面的产品,这些产品一级市场就是渠道卖给客户,二级市场让客户有东西可以交易的。

  陆金所是在平安之下,完全靠互联网这个模式经营很重要的一个试点,然后它给我们很多的品牌的支持、背后风控的经验,很多流程的设计,还有当然它自己也有很多的牌照跟子公司可以支持我们。因为我们陆金所要把两个优势合并在一起,一个是金融风控的能力,第二个是互联网客户体验的设计。可是长期的方向是陆金所能够独立出来,面对整个市场提供一个平台的服务。

  许旻:与平安集团在管理层上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吧?

  计葵生:法律跟管理完全独立,董事会也是完全独立的。

  年内完成普惠金融公司调整

  许旻:据说现在有一个计划,就是平安集团想把平安信保、平安直通,都可能注入到陆金所,市场认为是为了以后上市做准备,这个业务整合现在希望怎样进行互补?

  计葵生:这个我觉得是我们最近一两年做出来的,且今天可以做的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其实如果你看过去其实已经有8年的时间,平安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这一块其实有一个很强大的发展,原来就是它的信保业务,基本上信保业务在中国市场是消费金融最强、最大的一家,它的贷款笔数已经超过100万了,所以它的规模是比陆金所做P2P大了5倍,它的数据历史也是,我们是两三年,它是八年。

  平安可以有一个陆金所,自己单独做一个P2P,自己有100个门店、1000多个人在找客户,然后单独有一个信保,它有500个门店、1万个人在做贷款获客,我们原来就是电话中心的模式有2千多个人都在做类似的服务,我们市场这么大、数据这么重要、风控这么重要,是不是应该把陆金所原来的门店、跟信保的门店、跟电话中心合并,你合并的好处是在风控、数据、规模、成本,那这个都结合在一起都变成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强大的贷款工厂,可是这个工厂它也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它很主要的合作伙伴是陆金所,所以你会发现陆金所的转型是一个开放的平台,P2P是我们的产品之一,普惠金融是我们的大客户之一,陆金所未来也会提供服务给其他外面的P2P公司,所以做这一次的转型,我们觉得是把专业度分的更清晰,把规模好处做出来。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到我们平台,他不会因为这次调整,看到P2P的产品变少,反而看到P2P产品会多很多。

  许旻:如果打通之后,线下跟线上的业务怎么分成?

  计葵生:其实在线下最重要的是客户要提供他的资料,P2P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欺诈,所以我们普惠金融会把重点放在风控,确保这个客户的品质,用它的数据、用它的模型,去决定有哪一些可以送到平台,这些被送上来的客户后面其实到今天是没变的。而且整个系统我们也可以做连接,客户在门店提供资料,马上套模型,他通过的话,马上可以放在平台上,这个整个事件端对端可能就一个小时。

  许旻:这个业务构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了吗?

  计葵生:已经蛮完整的,这个变化短期内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管理的关系,先把它整合到我们一个叫YS的韩国人那里。他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他会先把这个成本的优势找出来,数据的优势把它建立起来,整个管理的方式把它整合好,我们的业务量到陆金所这里都是一个法律合同,他提供客户介绍过来,他给我们费用,跟今天的法律结构其实是一模一样的。本来我们的门店其实也不是陆金所的,我们的门店本来是一个西南的公司,所以基本上这个西南公司管理上就变成普惠金融。

  许旻:这有一个时间表吗?

  计葵生:我们整个过程,管理上从4月1日就变了,后面有很多其他的整合,法律结构的调整等等,那个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可是整个普惠金融的整个时间一定是今年全部会出来,这个公司在消费金融里面我估计未来的3到5年一定会变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消费金融的公司,它也一定是陆金所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

  不上市因不缺钱 要等监管环境成熟

  许旻:大家都很期待你们成为中国的Lending Club,请问您对上市是怎么看的?

  计葵生:坦白讲,心里没有把上市放在我们一个重点工作,因为我们要看到的是,整个互联网金融其实现在发展的非常快,我们3年前开始做P2P,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不存在。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刚开始除了P2P我们也希望做一些其他的产品,我们也敲了银行的门,敲了证券公司的门、经纪公司的门,说可不可以合作,他们门就关掉,不跟我们谈,他觉得你太奇怪了,这个东西可能吗?

  现在过了这两三年我们发现,有非常大的变化,你看现在整个国家在讲“互联网+”概念。未来两三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这个市场的定义会扩大很多,陆金所的目的应该就是抓整个的趋势,把P2P之外很多的产品也放上来。你上市是因为你需要钱,我们到今天是不缺钱的。所以,我们上市一定是一个趋势,可是时间我们还没定。

  许旻:因为之前2014年的时候你们的财务官就说过,说因为陆金所上半年还没有进行一个完整的盈利,所以可能还要再等两年再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计葵生:一般的互联网公司赚钱的时间也不一定是两三年就盈利,可能到第5年、第6年,可是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上市也不一定赚钱才上市,你的盈利其实也不影响到你上市的时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的业务模式,你的规模,你的市场定位,还有国家的政治,包括监管的条件,我觉得你要上市,这些东西都应该很成熟,我觉得上市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一个过程,你不要上了市,第二天国家的政策或者监管的条件就改了,那不是所有的投人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变化嘛。所以我们还是要看到一个比较成熟的环境,然后去做上市,因为上市是一个步骤,可是你还需要想得更长远一点。

  许旻:未来如果实现盈利的话,最大的收入来源应该会是哪个板块?

  计葵生:我们的收入来源,我估计未来的几年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上架费,这是第一个收入来源。第二个收入来源是,客户买了之后二级市场转让,这个有一个手续费。第三个还没出现,可是我觉得慢慢会出现,就是说我们累计更多的这些客户跟数据之后,我们也可以开发很多新的信息工具,这些信息工具在市场上也可以用,就是我们未来很多合作方,不管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进入我们的渠道,或者经营客户等等,可能我们有很多信息可以帮他去想市场的趋势是什么,产品卖给谁比较好卖,提供这样的服务。

  如果我们看传统的一个交易所,你看它的收入来源,第一,IPO,等于新产品上市。第二,就是交易量、手续费。第三,反而是什么?它的信息包装,变成一种服务卖给市场,或者它的软体本身卖给其他的公司。所以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它的收入来源会有三四种,今天大部分的这些平台就是有一种,我觉得未来会有三四种,然后它的稳定性、它的发展会比较好。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